實驗室與產線之間的距離 量產量子晶片是下階段賽道

作者: 林宗輝
2025 年 11 月 17 日
2025年9月,比利時imec的12吋晶圓廠內發生了一件看似平凡的事:澳洲新創Diraq隨機抽取生產線上的量子晶片,每一片都達到99%保真度,符合量子糾錯的商業門檻。 這個「批批合格」的成果,對比IBM剛突破的1121個量子位元里程碑,數字上毫不起眼,意義卻截然不同。前者終結了學術界「百中挑一」的良率困境,後者仍是實驗室的極限挑戰。...
》想看更多內容?快來【免費加入會員】【登入會員】,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!
標籤
相關文章

評估、改良、顛覆三部曲 晶片製造邁向淨零排放(1)

2024 年 01 月 30 日

評估、改良、顛覆三部曲 晶片製造邁向淨零排放(2)

2024 年 01 月 30 日

量子運算時勢所趨 台灣量子人才培育當務之急

2024 年 11 月 08 日

專訪IMEC總裁暨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 10nm製程將再掀半導體投資熱潮

2013 年 10 月 03 日

電源供應市場帶頭衝 GaN功率IC商機超展開

2019 年 08 月 08 日

算力大躍進 量子電腦產業化邁大步

2023 年 08 月 29 日
前一篇
Microchip推出全新MCP伺服器 強化AI解決方案與產品資訊整合
下一篇
量子雜訊現難題 AI解碼器改寫糾錯賽局